中国甘肃在线崇信讯(通讯员:王涛涛)“我的小县城,没有海底捞,也没有星巴克,小到可能走两步就会遇到熟人,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是很多人的牵挂。” 这是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网络文案,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体现了当代人对“家乡”最朴素的情感和最真实的定义,“家乡”不只是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还是舒适、宜居、精致的小县城。
崇信,陇上古邑,公刘故里。地处甘肃东部,泾河之南,关山东麓。主城区建成面积仅为7.3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尽管只是这样一座小小的县城,却是很多人赖以生存、魂牵梦萦的地方。虽然没有很多“高大上”的东西,但处处体现着精致,精致的基础设施、精致的城市景观以及融入细节的人文情怀,真正做到了让“人”凌驾于城市之上,让城市服务于居民所需。
初秋时节,漫步在依山旁水的崇信县城,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城市秩序井然,环境整洁舒适,园林景观赏心悦目,笔直宽阔的道路舒展了“皱纹”,干净整洁的墙壁告别了“雀斑”,这是崇信县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崇信坚持以服务民生为福祉,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为目标,聚焦细微之处,集中力量攻克顽疾,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盈。
“每天下午,我们都会到南滨河路绿地公园沿湖走一走,那里水青草绿、空气新鲜,是健身、散步的好去处。”家住世纪花园A区的李先生说:“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惬意”。
绿在城中,城在景中,人在画中……这是绿色崇信的真实写照。崇信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的“点睛之笔”,做足“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文章,全力推进“规划建绿、拆违添绿、见空增绿、见缝插花”行动,因地制宜布局口袋公园、湿地公园和景观廊道,累计建成城市绿地公园12处,栽植七叶树、油松等各类绿化苗木14万余株,并不断拓展垂直绿化空间,进行精细化绿地养护,在城区6条街路摆放花箱、花坛、花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3.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85平方米,着力打造“满城公园满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的生态县城。
在生态环境变美的同时,崇信更加注重精细治理。“这里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街道特别干净整洁,道路通畅,整个城市感觉很清爽。”张女士说:“我和家人从张掖自驾来崇信游玩,走在城区大街小巷没有垃圾杂物,设施也很完善,市民很文明很礼貌”。
“美丽崇信”离不开“干净崇信”,为此,崇信县采取“五位一体”环卫作业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城区道路开展精扫细保,由立面到地面,由平面到高空全覆盖立体巡查,全方位向“脏、乱、差”顽疾开刀,在全县组织开展了环境整治、拆违治乱、杆线治理、秩序管理、绿化美化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清“死角”、扫“盲区”、破“难点”、治“顽疾”,拆除违建临建491处,迁移杆线162处,清理破旧门头牌匾及广告牌264处,垃圾日产日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
一处破损路面、一块松动的人行道板、一块模糊不清的标识标牌……这些看似民生“面子”的小事,实则是涉及民生“里子”的大事,只有小事办好,才能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事落细、落实。崇信将完善市政设施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主攻点”,全力推进市政道路、人行步道、老旧小区、停车场等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市政道路4条,新建停车场5处、便民市场1处,城区背街小巷实现全硬化,2004年以前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路灯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达到99%以上,污水管网覆盖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76.7%以上,城市硬件基础全面升级。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崇信全面实行以服务为主,管理和执法为辅的“721”工作法,变被动整治为主动治理,变“游击式”管理为常态化服务,采取“志愿者+城管+公安”模式,及时进行政策宣传、互动交流、问题反馈,倡导公众整改,发动市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推动城市在“精治”中变得更“精致”,真正做到让市民满意,让社会认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桩桩、一件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事实事,折射出的是这座城市的民本情怀、发展温度。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度也在不断提升。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