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平凉市

崇信县:移风易俗风正劲,文明乡风拂面来

时间:2025-03-19 15:05:59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中国甘肃在线崇信讯(通讯员:王 丹)近年来,崇信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深化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系统思维、抓住关键环节,推动移风易俗在思想上形成自觉、制度上形成规范、风气上形成氛围,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移风易俗,首先要破除陈规陋习。过去的崇信乡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一场婚礼下来,彩礼动辄十几万甚至更多,婚礼仪式也追求奢华,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办丧事时,讲排场、比阔气,各种繁琐的仪式和高额的花费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些陈规陋习如同枷锁,束缚着乡村发展的脚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崇信县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印发《崇信县抵制高价彩礼办法》《崇信县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崇信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施方案》等文件,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158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00场(次),受益群众达3.5万人(次),广大群众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婚嫁观念明显转变,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老李啊,现在时代不同啦,这彩礼要得太高,孩子们一结婚就背一身债,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咱村规民约里也写得清清楚楚,得给孩子们减轻负担呐锦屏镇冉李村红白理事会的张明军语重心长地对即将要嫁女儿的老李头说道。

老李头皱着眉,有些犹豫:“我也知道现在提倡移风易俗,可就怕彩礼给少了,街坊邻居会有想法,面子上过不去。

“现在大家都在响应新政策,他们也能理解的。再说了,孩子们感情好比啥都强,婚礼简单点,把钱花在刀刃上,以后的生活才踏实。”张明军拍了拍老李的肩膀笑着说道。

在理事会的劝说下,老李一家决定响应号召,将彩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婚礼也办得简单又温馨这场婚礼不仅节省了近三分之一的开支,还赢得了村民们的称赞,为村里树立了喜事新办的好榜样

各村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彩礼的合理范围、婚丧事宜的操办标准等。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村民组成,全程参与并监督婚丧嫁娶活动。在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下,村民们逐渐转变观念,认识到婚丧嫁娶的意义不在于形式的奢华,而在于情感的传递和对逝者的尊重。如今,在崇信的乡村,彩礼数额大幅下降,婚礼更加简约温馨,丧事也回归到庄重肃穆的本质,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也让乡村风气为之一新。

移风易俗,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木林乡桃花岭村的老党员大爷,在母亲去世后,主动按照移风易俗的要求,简化丧事流程,不请乐队、不大摆宴席,仅用简洁的仪式寄托对母亲的哀思。他的做法起初遭到一些亲戚的不理解。

“大伯,就这么简单把丧事办了,会不会让人觉得咱不孝顺啊?”侄子忍不住

大爷严肃又耐心地解释:“孩子,孝顺不孝顺不是看这些表面功夫,你奶奶一辈子勤劳朴实,她要是在天有灵,也不希望咱们铺张浪费。现在倡导移风易俗,咱党员就得带头。”

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其他几户办丧事的人家也纷纷效仿,丧事简办在村里逐渐形成习惯。

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践行如今的崇信乡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互帮互助的场景随处可见;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文明礼貌用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村民的文明素养显著提高……文明新风在崇信乡村蔚然成风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