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讯(通讯员 尤建龙)暮春的武沟,银光闪闪的农膜、轰轰隆隆的机声、忙忙碌碌的人群、生机勃勃的菜苗……构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农业生产画卷。正在田间栽植药材的镇原县武沟乡孟庄村民刘勇说:“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和我对比算账,中药材明显比小麦等经济效益好,我今年计划栽植黄芪20亩,请了15个人帮工,估计2天就能栽完。”
今年,武沟乡将培育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按照“一带四区”(“一带”是指镇草公路万寿菊产业带,“四区”是武沟文冠果产业片区、大庄玉米杂粮产业片区、孟庄中药材产业片区、巨沟苗林中药材产业片区)空间布局,计划种植万寿菊1万亩、中药材5000亩、文冠果5000亩、全膜粮食和小杂粮2万亩。
开春以来,武沟乡以“一户一策”方案编制落实为契机,由市县乡242名帮扶干部和190名村组干部组成8个工作组,分组包户,采取“一天一统计、三天一通报、一周一推进”的方法,推动产业培育方案落地见效。同时,乡上指导辖区龙头养殖合作社购进优质良种基础母牛、基础母羊,实现方案规划的牲畜养殖供给源头、牲畜质量、检疫免疫三个保障,并及时跟进、动态管理,确保农民增收计划不落空。在此基础上,该乡还牵头建立四级微信群,宣传产业政策,传递生产信息,为干群发展产业提供信息交流、技术指导平台。乡政府干部何佩荣说:“以前,我们帮扶贫困户只知道了解情况填填表,实施‘一户一策’,让我们工作有了抓手,有了热情,帮扶工作也得到了群众认可。”
走好产业增收路是干部群众共同的心愿。武沟村村民张富玺说:“我家原来有6只羊,县委领导多次和我对比算账,动员我扩大养殖规模。今年我又买了5只羊,繁育了7只,现在已经有18只羊了,有了产业,我相信很快就能脱贫。”
贫困户增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凝聚着干部群众共同的汗水。养牛是武沟村贫困户刘浩学的一个心愿,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筹莫展之际,武沟乡党委书记杨根宣主动给他借款5000元、协调担保贷款1万元,今年2月买进2头母牛。
干群一心,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目前,武沟乡签订合同并落实万寿菊种植面积908户9430亩,占计划的94.30%;签订中药材种植合同3180亩,现已完成栽植970亩;签订文冠果种植合同8100亩,占计划的202%,现已完成栽植1400多亩。380户“一户一策”产业培育规划已落实346户。(来源:庆阳网 作者:尤建龙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