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麦积区:生态放养鸡助贫困户摘“穷帽”
天水市麦积区是陇东南的交通枢纽和商埠“旱码头”,境内山峦叠翠、景色秀美,被誉为陇上“小江南”。生态环境多样,气候资源独特,自然条件优越等诸多优势,让麦积区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风水宝地”。
近年来,麦积区把发展生态放养鸡产业作为联户增收、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项目资金上倾斜支持,在技术服务上跟踪指导,在疫病防控上全力保障,为生态放养鸡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区生态放养鸡得到较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位一体模式延伸产业链
“人均一头牛,致富不用愁,户养两千鸡,增收没问题……”按照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理念,全区放养鸡产业建立了紧密型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公司和养殖户签订养殖和购销协议,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引导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真正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并积极与省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专家合作,将鸡产业最新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同时,麦积区畜牧局、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技术学院、天水桃花苑土鸡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方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启动了新品种选育、产业标准制定、绿色认证申报、屠宰保鲜贮运、产品口感风味研发、药残检测以及产品全营养分析等工作,从“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疫、统一鸡舍建筑材料采购、统一屠宰、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七统一”生产模式有力地延伸了生态放养鸡产业链条,产品市场附加值得到了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麦积区已在全区62个省直单位双联村269户建设养殖场152个,建成标准化鸡舍316栋,年出栏生态放养鸡近50万只。
品牌带动提升市场竞争力
趟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子,发展生态放养鸡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产业一下迎来了发展空间,如今,发展生态放养鸡已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
穿梭在红崖村的山林里,林荫蔽日的山野长满了茂盛的树木和新鲜的野果、野菜,这里充满着让人垂涎的诱惑和大自然的清新。奔阳公司的生态放养鸡养殖场就位于这片山林中,上百亩的养殖基地绿意盎然、山清水秀。这是一家集育雏、养殖和销售为一体的生态放养鸡龙头企业。年育雏达到30万只,年出栏鸡10万只,走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精准扶贫新路子,形成了企业联户经营、农户抱团增收的良好局面,基地为贫困户提供鸡苗、养殖技术指导,并负责以保护价收购,带动全区25个养殖合作社266户贫困群众发家致富。
公司袁经理说道:生态放养鸡吃的是玉米混合物,育雏1个月需防疫7次。区畜牧局工作人员每个星期都来上门服务,从建鸡舍、送鸡苗、养殖技术、防疫知识培训,甚至到场所消毒、疫苗注射等,畜牧局都全程监管并提供服务。
为了发挥品牌效应,区上组织相关企业注册成立了桃花苑养殖联合社,以联合社为主体注册了“桃花苑”放养鸡品牌。“桃花苑”放养鸡在省城兰州每斤售价39元,加盟的200多户贫困户去年每户养殖鸡的纯收入达7500元以上,离他们幸福生活的“桃花苑”又近了一步。
全面服务让贫困拔根脱帽
走进麦积区甘泉镇谢家崖村的雪原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的生态放养鸡在草丛里追逐、嬉戏,当主人投食时,一只只放养鸡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跑过来进食,场景很是壮观。问起区畜牧局给予了什么样的帮助与扶持?“畜牧局工作人员简直就是我们的免费技术员,李工和范工隔三差五的就会过来专程指导,给我们送来消毒液和疫苗,并给鸡免费做抗体检验。”雪原公司刘经理笑着说道。
谈起畜牧产业对麦积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区畜牧局负责人如此说道:“畜牧业作为麦积区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助农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畜牧养殖产业必须先行,我们将按照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放养鸡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有益的尝试与统筹,通过进一步强化市场营销、加大宣传推介、开拓周边市场,为贫困户放养鸡销售畅通渠道,让贫困户不再戴‘穷帽’。”
习总书记在《弱鸟何以先飞》一文中谈到,“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麦积区发展生态放养鸡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无论从硬件设施、养殖效益,还是档次规模、先进程度,畜牧业提质增效的步伐不断加快,助农增收的价值日益凸显,已成为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富民产业,且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成为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真实、生动写照。(来源:每日甘肃网)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