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兰州讯 兰州市城关区新港城张家滩坐落着一家独特的私人博物馆——“三木自行车博物馆”。我虽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大略了解其主人柴林及其博物馆的一些基本情况,但也知道其背后一定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因而,我决定采访其创办者——兰州市杰出民营企业家柴林先生。
三木自行车博物馆外景
走过整齐摆放放各种自行车精品的展厅,我被工作人员引领到三楼办公区,便看到办公室大门已经敞开。柴先生虽已年逾花甲,却依然坚朗矍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中式装修风格,陈设古色古香。迎门墙上悬挂着一幅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壮志凌云”,近看竟是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的墨宝!两侧墙上配以几幅遒劲的书法和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宽大的板台上则摆放着几幅刚写的毛笔字,墨香弥散。
柴先生平易近人,非常健谈。“自行车是我的兴趣爱好”,他开门见山地说,“一个人必须有爱好,一个没爱好的人是不健全的人”。他说自己生于武威一个较为宽裕的家庭,祖父早年留学日本,并带回了两辆英国产自行车,一辆是“菲利普”牌,另一辆为“三枪”牌。那时的中国生活物质匮乏,还远不是“自行车王国”,甚至自行车长期都属于极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当年,他骑着“菲利普”上学,收获了不少同学艳羡的目光。
在“文化大革命”浪潮席卷中国大地后,他的家庭也未能幸免于难,那两辆精致的自行车被作为“走资”派的特有物品被砸得七零八落。少年时的他因爱车被毁的悲伤,使他对自行车产生了莫名的情感与“心结”。
文革结束后不久,百废待兴的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柴先生也得到了与“中、下贫农”平等的发展机会。他说,当时人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走,都很茫然,不知所从。”而几乎所有的行业的空白意味着到处都是机会。当时的中国有两类人成为了新时代的弄潮儿:第一种是最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二种是穷怕了,想要富起来的人。他说自己就属于“最想富起来的人,是最想吃饱穿暖,最想有存在感的人。”
在改革开放乍暖还寒的1979年,柴先生毅然决定下海经商,“1978年到1989年,甘肃也出现了很多商人,而我就是最早那批人中的一个。”为此,他离开武威,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兰州市,并创办了一家建筑公司。那时,社会对建筑设施的需要出现井喷式增长。再加上自己用心经营,企业很快发展起来,盈利与日俱增。挣到第一桶金后,柴先生便从当时的曹家厅寄售所(类似于当铺)花了880元(为一般人多年的收入)购买了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也正是这辆自行车为他以后的巨量收藏拉开了序幕。
随后,柴先生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一家雇工700多人的大型建筑企业。中国当时的政策仍没有全面开放,工商部门依然执行雇佣6个人以上就是剥削阶级的规定。为此,他多次到市政府、省工商局乃至工商部反映情况,却无法解决。正当一筹莫展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草拟私营企业条例的消息成了他的定心丸。根据这份起草中的条例,兰州市区政府为他的企业发放了营业执照,把“集体经济营业执照”上的“集体”被用笔划掉,写上了“私自”二字。他的企业就为了孕育中新政策的“试点企业”,自己也成了建工行业试验的带头人。他感慨道:“那时,我相当于在天上捣了个洞,我们商人离不开政府”,然而“私营企业是开放的大势所趋,你承认它,它是存在的,你不承认它,它还是存在。”
笔者与镇馆之宝“走路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家资过“万”的人家十分稀少时,他积累的净资产已经高达250万!在1990年代,他的公司继续高速发展,并于1997年改名为“甘肃宏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2010年评选的全国31家建筑企业“双一级企业”(即公路一级和桥隧一级)中,他的公司也是甘肃省唯一入选的建筑企业。凭借着卓越的实力,他的公司先后承包了兰州附近不少的公路、桥梁等大型工程,为甘肃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岁月流逝,柴先生逐渐退出了对公司的直接管理,并开始专注于自己喜欢的自行车收藏,广泛地涉猎收藏界、拍卖行、国内外网站的大量信息,为他的藏品查缺补漏。一些珍品也可以从其他收藏家手中直接购得,甚至到一般人家去“淘”。“收藏家都有一个心态,就是捡漏儿”,他笑着说,“可是,漏不易捡到。”不少自行车藏品都是他费尽周折购得,几经辗转后才运抵兰州的。
为满足我对收购珍品的好奇心,柴先生还讲了一些在拍卖场竞拍的细节。对于一些珍品,他通常到国外拍卖网站查找。这些网站相对较为透明,会把每辆被拍卖的自行车的详细资料提前半年左右公布于网上,缺损处也会上传高清照片。买家参拍的过程通常相当惊心动魄,也很“残酷”。有时,几十位买家会为一件心仪的竞拍品频频出价。一旦拍卖官的锤子落定,物才有主,而其他买家则难掩失望。然后,竞拍所得的自行车会被包装完好空运给买主,一般10天就能到兰州。博物馆现存一些珍品价值不菲就来自拍卖会,尤其是镇馆之宝“走路机”耗资27万人民币;“大小轮”的花费高达11万英镑;二楼的三轮车更是高达45万美金!
经过长期的收集与修复,柴先生收藏了几百种品相较好的自行车,数量也多达一千三百多辆。他觉得这些藏品“养在深闺无人识”甚是可惜,于是考虑发挥它们的社会价值。“三木自行车博物馆”就是从2007年开始筹划的。在随后几年,他一直为博物馆的址奔波,最后确定了黄河之滨的这块土地并以1453万元的价格购得,又花了一个亿多元建设了面积为1.8万平方米的展馆。这座博物馆由柴先生亲自设计,稳重、简约和气派。如今,恰如他所期望的那样,这座博物馆已经成为兰州的一张新名片!他还有更长远的规划,要把自行车历史与人类工业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柴先生还进一步诠释了自己对“博物馆”三字含义的理解:博,就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博大的精神;物,就是要有丰富的藏品和展品;馆,就是要向社会民众开放,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参观和体验的文化之地。据他说,博物馆目前共有16名员工,人均月工资5000元;八台空调主机日均耗电3200度,是一件相当烧钱的事。然而,他建造博物馆非为炫富,而是为了更好地收藏、保存以及发挥它们的价值,让人们体会二百多年来工业文明的历程,也要让国人看到与外国工业发展曾经的差距。
最后,他还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知识应当与财富成正比,成功地商人要弘扬正能量。”我想,这大概就是他对自己大半生的经验总结吧!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柴先生高兴地应邀与我合影留念,还特意挑了自己刚写的几幅字送我。离开时,我再次走过那一排排整齐的自行车时,多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不由地赞叹改革开放40多年来祖国经济与文化飞跃式的发展。
通讯员:王扶尧,甘肃省兰州市人,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